“秋老虎”作怪,感冒、咽喉腫痛找上門,怎么辦
作者:我是中醫(yī)傳人 來源:百家號 2024-9-13 打印內(nèi)容
盡管秋日的序曲已悄然響起,我國廣袤大地上,卻仍不乏“秋老虎”的余威在肆虐,它以一種不羈的姿態(tài),挑釁著季節(jié)的更迭。晨曦初露,涼風習習,仿佛是大自然溫柔的撫慰;而時至晌午,烈日如火,熱浪滾滾,又似夏日頑童的惡作劇,讓“早上涼颼颼、中午熱死!钡拿裰V生動再現(xiàn)。這秋分前夕的奇妙時光,不僅晝夜間溫差如鴻溝般懸殊,更伴隨著氣溫的頻繁波動,如同情緒的過山車,讓人體各臟腑在冷熱交替間歷經(jīng)考驗,感冒、咽喉腫痛、皮炎濕疹等小恙便趁機興風作浪,侵擾著人們的安寧。
然而,面對這看似“兇猛”的“秋老虎”,我們并非束手無策。智慧的古人早已洞悉自然之道,以順應時令的養(yǎng)生之法,讓這秋日的挑戰(zhàn)變得微不足道。此時,需注重平衡內(nèi)外,晨間適量添衣保暖,以防寒邪侵體;午間適時減衣,避免汗出過多傷津耗氣。飲食宜溫潤滋補,既去暑濕余氣,又滋養(yǎng)秋燥所傷之陰津,如銀耳蓮子羹溫潤養(yǎng)肺,菊花枸杞茶清熱明目,皆是此時節(jié)養(yǎng)生的佳選。如此,即便“秋老虎”再如何猖狂,也能在科學的養(yǎng)生策略下,乖乖收起它的鋒芒。
應對秋老虎,試試這五招
1、調(diào)起居、解秋乏,適當多睡一小時
處暑節(jié)氣正是由熱轉涼的交替時期,自然界中陰氣增強,陽氣減弱,人體的陽氣也隨之內(nèi)收,“秋乏”也就隨之出現(xiàn)。
中醫(yī)理論支持秋季“陰精收藏,收斂神氣”的養(yǎng)生法則,適當增加睡眠有利于消除疲勞,恢復體力和腦力,而早睡和午休是增加睡眠的最佳方法。
增加睡眠一小時并且保證有質(zhì)量的午覺,可以讓人保持精神,也可在冬天來臨之前保存能量、養(yǎng)精蓄銳。尤其對于老年人,建議晚上提早入睡,并且培養(yǎng)午睡的好習慣,即使睡不著,閉目養(yǎng)神對身體也是極有好處的。對于年輕人來說,適當增加睡眠可以讓學習、工作更精力充沛,同時減少“秋困”的出現(xiàn)。
2、春天捂、秋天凍,避免過早添衣物
“春捂秋凍”是古人一條非常實用的生活諺語,“春捂”是為了幫助氣血走表散熱,促進陽氣生發(fā)。“秋凍”是為了促進陽氣潛降。
在季節(jié)剛開始轉換時,氣溫尚不穩(wěn)定,暑熱尚未退盡,過多過早地增加衣服,一旦氣溫回升,出汗后吹風,也很容易傷風感冒。因此,處暑后要使身體有一些涼意,不要天一冷就馬上全副武裝,穿很厚的衣服。而且初秋是“冷”并沒有感覺到“寒”,“皮肉之冷”是可以忍耐的,而采取“秋凍”對于適應與抗御冬天的嚴寒都有很大的好處。
3、多喝水、多喝粥,多吃潤燥生津食物
初秋的氣候特點是白天熱、早晚涼、晝夜溫差大、降水少、空氣濕度低。處暑也是“熱燥”的開始,比夏天的干燥還要明顯,因此人們往往有這種感覺:皮膚變得緊繃繃的,甚至起皮脫屑,毛發(fā)枯燥而無光澤,頭皮屑增多,口唇干燥或裂口,鼻喉燥得冒火,大便干結等癥狀。
上篇:
下篇: